燃料电池事业部 吴纯正
日期:2013-08-14
硕士三年生涯转眼已近尾声,在这三年里,我们带着一种特殊的身份在宁大和材料所生活,说实话,我们谁都不想有这重身份,因为它标志着当年我们并不是考研的胜利者。还记得当初那个不眠之夜,在体面的文凭(川大)和理想的科研环境之间我艰难地选择了后者,因为我不想再在美丽的光环下继续大学时代的堕落,我需要一个卧薪尝胆的环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我期待着在三年之后能够东山再起。
刚开始戴上“联合培养”的帽子时,内心有点苦恼。宁大同学有意无意地吹捧我本科学校如何牛叉,心中滋味自然不好。来到材料所,又常常需要向人解释自己第一年并没在北京上课,而是在宁大,这一优一劣,实在尴尬。好在自己在这方面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就当是接受大学时代懒惰的惩罚吧。
在第一年的课程学习中,我发现自己明显变了,尽管课程枯燥不对口,但是从来没有感染过瞌睡虫,并且一直在尽力学习,这要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第一年课程较少,但导师始终没有给我安排实验工作,所以研一只有文献阅读的进展。记得当时看着周围合培的同学每天来来回回做实验,内心无比羡慕,可能正是当时积聚的巨大渴望,使得后来在实验方面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的实验在研究生第二年才开始,当时很多同学早已硕果累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内心却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很快赶上他们。然而现实还是残酷的,在课题开始四个多月后,实验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合成纳米颗粒的第一步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四处求援却无人能助,没有办法,只能靠自己慢慢试,慢慢磨。终于在第五个月,赶在开题报告前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周就将整个合成线路都打通了。还记得当初坐在透射电镜前第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合成的核壳纳米粒子时的那份激动和喜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科研的成就感。
人生有起有伏,科研也不会一帆风顺,每当自己觉得胜利在握的时候,后面的发展却总是峰回路转。从开始制备纳米颗粒到最终取得成功整整花了我五个月的时间,从开始做催化测试时毫无活性到最终测得室温高活性花了我三到四个月的时间,从开始尝试对Pt颗粒的包裹到最后的成功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两年的研究实践中,总是一道坎接着一道坎,每走一步都是百般艰难。我深深体会到科研并不是我原先想的那么简单,实验不会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每个问题的解决却都需要大量的尝试。然而我也认识到科研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不能逃避,正如王蔚国老师教导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换方向,因为任何课题都会有难题。
研二下半年开始,工作的重心就是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记得当时核壳催化剂的合成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但是在催化测试上却一直没得到活性,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作用。小组长要求我九月之前把文章投出去,其他一些老师也建议我先把合成方面的数据发表了以保证毕业,以后做出活性可以再发表一篇。可是我内心深处却很不甘心,我相信在前期合成的基础上如果做出较好的催化性能,肯定能发一篇很好的文章,但如果光有新的合成而没有性能验证,那么文章的档次肯定不高,就算以后再补一篇也只能是一般般的文章。于是我一边写文章,一边在继续探索催化活性的问题。那三四个月是我最艰难的时段,每天都在煎熬,既怕这种催化剂本身就没活性,再做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又怕时间拖下去连合成方法都被别人抢先发表。但是追求完美的癖性使我坚持尝试催化性能的探索,就当赌博吧,不是大成就是大败。当然,在这期间我也给自己定过好多个最终期限——5月底、7月底、8月底、9月底,可是每次到了期限还没做出活性时,我总忍不住把期限推迟,不过最终证明这些推迟还是值得的。在经过很多个月的摸索,终于在一次尝试中测试到了室温下对CO的催化活性,这是我几个月来梦寐以求的啊!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好结果之后总是伴随着更多的麻烦问题,所以这次也不敢高兴太早,果然,测试重复性问题和催化曲线无规则问题在其后几个月成为了我的烦恼点。不过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我再也不会回头了,怎么样也得把性能做完整了再发表。可以说从研二下学期开始,我就已经习惯了没有晚上,没有周末,没有娱乐的生活,除了做实验,就是改写文章。
我所钟意的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一个通讯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文章篇幅短,影响因子高,注重创新,审稿速度快,但是拒稿率也高的出奇(70%)。在杂志选择上,导师跟我意见很不一致,他觉得我文章创新性还不够,中CC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我却不以为然,(也许是自恋的关系)我觉得自己实验的创新性较高,尤其在材料合成方法上,只是后面的催化测试有很多疑点没有解决,所以发CC通讯较合适。最终导师并没有否决我的选择,不过他也让我做好转投的准备。总之我是认定CC了,成与不成都要试一试,于是后面就开始了漫长的文章修改之路。这是我第一篇学术文章,自己期待很高,尽管英语蹩脚,但一开始我就整理出了较好的文章框架和阐述路线,其中还加入了很多自我感觉较有创意的想法,后来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修改之下,文章越来越像样了,这里要特别感谢林子渊同学(马来西亚籍)和周陈师姐的帮助。在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后,文章终于在圣诞节投出,一个月后返回大修意见。为了节约时间不影响毕业,我坚持要在回家过年之前返回意见,于是在别人都回家的时候,我独自留在实验室,每天工作到凌晨2、3点,终于在大年二十九把实验数据和返回意见整理好了。不过由于大雪封路,当天汽车票泡汤了,所以直到大年三十下午我才回到家,这也是我过年回家最晚的一次,差点就要在材料所过年了。后来文章顺利接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可以说,合培之路有一个不完美的开始,但总算有了较为完美的结尾。在这里我爱上了科研,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和探索,经历过苦与甜,有过付出,有过收获,有过疯狂忘我,也有过轻松快乐,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临近毕业之际,大学本科课题组的一个同学到材料所来应聘,经过交流,我终于得出了那个纠结多年的答案:那个夜晚我所做出的选择是对的。在材料所能接触到的要比一般大学多的多,锻炼的机会多,人的眼界也要高。我相信这段学习工作经历会帮助我在科研上走得更高更远。
Baidu
map